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要闻 证券分析 金融国际 股票产权 基金定投 理财投资生活消费 汽车行业 房产行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能源 >正文

教育均等化才能为其“圆梦”

东方财经网 2015-04-24 10:12: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陈婧

  对大多数寒门学子而言,高校专项招生计划一直是他们上大学、进名校难得的“福利”。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航等四所高校分别公布了各自针对农村考生的招生计划。其中,清华的“自强计划”最高可降60分录取,北大“筑梦计划”的招生线则最低可降至当地一本线。

  此外,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70所高校公布了今年面向农村学生的专项招生计划简章。与往年相比,今年各高校对于农村学生的“福利”更加实惠——录取分数降低、开放专业增多、申请实行自荐、实施范围扩大、招生人数有所增加。

  各大高校纷纷向农村学子伸出“橄榄枝”,那么这些优惠政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帮助更多农村学子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进而促进他们融入城镇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防止专项招生中的暗箱操作行为?接下来还将如何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上做文章?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降分新政具有积极意义

  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单大圣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四高校降分新政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在国家统一部署专项招生计划的情况下,也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创新措施来促进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因此这种现象是很积极的,对国家统一部署的专项招生计划形成了很好的补充。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我国择优录取招生政策的补充,体现了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努力。

  “降分新政虽然有积极意义,但它仍然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从长期来看,让更多农村孩子上重点高校还是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特别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这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之策。”单大圣强调。

  单大圣表示,城镇教育质量相对农村而言较高,这种城乡教育差距本身就会带动人口向城市流动。然而,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以户籍为管理基础的,各地教育政策对非户籍人口存在一定排斥性,这就需要依靠教育政策的调整,例如推动城乡教育均等化,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扩大城镇教育资源以使更多流动人口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服务等。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获得更好的就业,帮助他们更好地稳定下来,融入城镇生活,推动城镇化进程。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政策导向安排的农村学生特招计划,要想保住公平底线,避免用一种不公的政策去弥补前一种不公政策出现的漏洞,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只能是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比如有很多农村户口的学生在城里的重点高中就读,但因为他们有了农村户口而享受低分录取依然是不公平的。解决这类问题依然只能像哈佛大学那样,建立对所有人一致的专业评价,丢掉不够专业的分数拐杖,依据严格、规范的专业评价建立教育公平的牢固基础。

  加强高校招生体制机制建设

  名校牵头,定向招生,无疑给了农村考生更多“靠知识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过,人们在点赞的同时,也对如何落实好这一政策表达了担忧:会否出现一些冒名顶替、暗箱操作的行为,让原本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大打折扣?

  单大圣认为,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我国高校的招生主渠道是“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落实得不够,高校在招生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招生不公平的问题也并不突出。近年来,在“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体制之外,衍伸了新的招生方式,高校获得了一定的招生自主权,这个方向是对的,但由于给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没有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造成了很多问题,有待下一步解决。

  “不管是针对这次的降分政策,还是其他的招生形式,解决招生过程的公平性问题的关键是加强高校招生体制机制建设,这是一项长远的建设。”单大圣说。

  储朝晖认为,这一校正能否有利于公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从现有的城乡以及不同区域的教育差距看,这些校正还不足以拉平差距,重点高校录取农村生源的比例还远低于农村生源占全体考生的比例,还需要更多的校正,伤害公平的可能性不大;二是从微观角度看,所招到的人是否享受特招区域最适当的人选,是否让其他不该享受政策的人搭了车,损害了有权享受这一政策优惠的其他人的权利,在这方面则很有可能造成新的公平问题。

  此外,储朝晖表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就是各高校对特招考生进行严格的专业考核,使“特招”从依据权力特招转变为依据专业的评价特招,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公开透明,尤其是在生源选择的初始环节,需要在生源所在班级和学校公示,在同学中有异议的就不应进入此后的环节。

  据了解,在范围扩大的同时,今年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对于申请学生的资格审核条件更为严格。教育部今年明确提出,要严格报考条件,考生需要具有本省?穴区、市?雪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公平,北大、清华已经出台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举措,北大在初审环节和入选环节设置两次公示,清华更是表态要做到全过程公示,接受各方监督,这些无疑都是一个好的开始。守好自主招生关,把农村中真正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这不仅是对一个孩子的稚嫩梦想负责,更是对教育公平的有力维护。

  以标准化促均等化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开放专业少、专业冷门的情况相比,今年不少高校扩大了针对农村学子专项招生计划的专业范围。根据北京大学“筑梦计划”简章,该校大部分招生专业均向考生开放;清华大学则向申请“自强计划”的考生开放了7个专业类共26个专业,考生最多可以填报3个专业类,每个专业类中最多可以填报5个专业。

  申请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受益的优秀寒门弟子人数,与此同时,今年不少高校的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也在增加。在具体实施范围上较往年也有所扩大。

  农村娃跃出“农门”进入高校并不代表其求学的道路一路畅通,为了帮助更多农村学子适应高校生活,高校对于寒门学子的帮助持续到考生入校后。清华大学不仅在选拔期间为考生提供经济资助,还开通入学“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安排专门的学习与发展指导,配备优秀校友作为个人导师,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而通过北京大学“筑梦计划”入学的学生,北大将参照“博雅计划”给予优先推荐进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北京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的拔尖人才培养项目、优先推荐参加科研活动、优先推荐参加赴海外知名大学交流交换项目等政策。

  诚然,这些利好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村娃的求学路变得不那么颠簸曲折,但业内人士表示,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从农村教育设施的完善、师资力量的加强等方面下工夫。

  单大圣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在教育设施的硬件上缩小城乡差距,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但是城乡在高等院校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方面差距仍然较大,仍要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

  第二,软件上的差距,即师资差距是世界性的难题。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在特困地区的基层设立津贴,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还是要有更好、更管用的招数吸引更多优秀师资到农村或边远地区稳定、安心地任教。

  第三,以上两点背后所隐含的深层问题是职能没有转变。如果把某一个地区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作为考核其政绩的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有了这一硬约束,就能引导决策者更好地来开展这项工作。这项措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另外,单大圣认为,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数渡时期的突出问题,不仅给地方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而且有许多诸如学籍管理等跨区域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因此,除了地方要付诸努力之外,更需要更高层级的统筹来推动政策实施。此外,一些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声明: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东方财经网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关于我们 - 品牌推广 - 免责申明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东方财经网属于非盈利网站,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东方财经网 [粤ICP备1507622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470号